投资的类型和方向:技术?资金?

2024-06-12

  2005年我回国负责红点中国的投资业务时,中国还只是一个新兴市场,跟着美国市场跑。在这12年里,中国创投环境发生了大的改变,有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, copy to China。2008年之前,大部分项目采用C2C模式,即国内创业团队复制海外的成熟模式做好本地化工作,门户、搜索、电商,基本都是这个路子。

  第二阶段,2008年到2013年,中国本土公司做强做大。有些公司甚至把海外的品牌给打败了,eBay退出、雅虎被卖就是很好的例子,在很多细分领域,中国本土公司都取得了领先。

  第三阶段,从2014年到现在,中国很多创新企业开始布局海外市场。比如猎豹、APUS等未来几年,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走出去,这两年会是一个分水岭,中国会出现独特的商业模式,被复制到其它国家。

  现在中国创投市场的投资规模、创业规模和上市规模,只是美国的40%左右,但全方面超过美国市场指日可待。中国会是唯一跟美国最像的创投市场,要把握这个市场,就需要100%本地决策。

  创业者对于「怎样的投资人更适合他们」的看法不断成熟。从偏好来看,创业者对本土创投团队的需求越来越大,如果能兼具国际化的视野和联系,这种是最好的。

  硅谷VC机制也有缺陷,主要合伙人拿了大多数利益分配。一个分析师就算找到一个项目,也没有机会参与分配。在中国我们拿出一部分利益,分给所有参与到项目里的成员。

  红点主要投早期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,过去六年我们在移动互联网大概投了15家企业。80%以上的项目都是A轮,基本上是作为第一个机构进入到公司里面的。

  我们跟其他基金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投的项目并不是很多,到目前为止大概投了50家,但比较追求命中率。从数据看,我们在行业里的命中率相对还是非常高的。

  饿了么曾找到我们想要融资,但考虑到饿了么团队是大学生创业,没有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,我们平时重点投资的是BAT等大平台出身或者有工作和社会经验的创业者。

  外卖模式很重,在行业上我们很少投资需要砸钱做市场和线下太重的行业。早期投资的特点,还是强调以小博大,我们更喜欢投资偏重技术导向的公司,看重技术驱动的杠杆作用。

  基于这些判断,最后我们没有投资饿了么。后来饿了么拿到了其他人的投资,现在发展得也很好。但我们还是坚持自己对投资标的和团队的判断。

  投资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,一种是技术推动型,一种是资金推动型。我们的投资理念更看重技术,不喜欢用钱去赌一个机会或商业模式。

  基于团队的IT背景,我们更垂直于自己擅长的TMT细分领域,不会将精力分散在不擅长的行业中。专注技术推动型项目和TMT领域—这是我们的两大投资特点。

  我们投了两个比较典型的项目,都是从百度出来的,一个是蜂巢的技术出来做的广告平台。我们讨论模式,帮他组建团队,第一轮就投了。

  还有一个是百度比较资深的产品总监出来做的C2C二手车交易平台。二手车市场在过去几年已经非常热了,但是整个产业链还是比较分层次的,有C2B、B2C、B2B,但真正打动用户的,这个项目还是第一个。我们很早期介入,现在公司发展得非常不错。

  我们的主要判断有两个方面:一是市场,二是团队。看市场相对容易,我们一直关注某个领域,当看项目时,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得出结论,这件事是不是靠谱。

  我们在中国投的50家企业,所有成功的企业到最后都因为有正确的团队,所有失败的项目到最后也是因为团队。团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,但判断团队确实是比较难的。我们比较偏爱从大互联网企业出来,有成功互联网经验,又对市场特别敏感的创业者。

  做投资其实就两个方向,一是2B,一是2C,前者针对企业市场,后者针对个人市场。

  1) 2B市场,我们看好的一个方向是针对企业的IT服务。IT不像过去卖一个光盘一次性收你几百万元,可以按需租用IT服务。我们的判断是,中国劳动力成本会越来越高,企业会越来越重视用IT技术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。

  2) 2C市场,所有人都在寻找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波投资红利,我们看好的一个方向是中老年人市场,我们投资了一个叫「糖豆」的广场舞项目。

  我们投的秒拍是比较经典的案例,也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项目。对于是否投资秒拍,红点内部颇具争议,但最后我们说服了投委会,以200万美金20%的股权占比进入A轮,到B轮、C轮也追加了投资。到现在为止,红点应该是除新浪以外最大的投资人。

  当时很多人看不懂,普遍的反应是已经有了优酷、土豆,为什么还需要一个手机上的视频平台?我们觉得移动设备发展到一定阶段,肯定需要一个全新的视频平台,所以投资了秒拍,成为了他们的创始投资人。

  秒拍是2011年8月26号注册的,我们9月11号就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。韩坤来找我们的时候,团队除了他和CTO以外没有其他人,完全从零开始。为什么会投他们?

  我觉得有两点:第一、韩坤做过酷6,在视频领域有足够的经验;第二、移动互联网以及4G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可能,很适合碎片时间的消费。

  从2011年底一直到2015年,秒拍走过了一条比较艰辛的路。网络环境、硬件和手机的用户体验都不成熟,内容也不丰富,一直到2015年之前,移动视频都没有发展起来。创业者一度面临过时间很长、很痛苦的竞争环境。

  我们的做法是,要去抱一条「大腿」,于是找到了微博。从2013年年初开始谈了一年多,在2014年年初终于把微博拉了进来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,当时的交换条件是微博注资秒拍后,所有的视频都是秒拍独家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:400-123-4567 传真:+86-123-4567 QQ:1234567890

Copyright © 2012-2023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冀ICP备2023013974号-1